11月13日,“走在前 争一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城实践新篇章”主题系列“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副县长元艳青出席。县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武城分局、县商务局三个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我县在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相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立足特色谋发展,凝心聚力促振兴,为德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武城力量。
记者提问
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峰回答
县民政局作为乡村振兴的参与部门,承担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职能。
一、兜牢民生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
按照“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工作要求,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今年以来,新纳入城乡低保434人,城乡特困45人,低保边缘家庭41户80人,办理临时救助66件,发放临时救助金15.62万元,完成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工作。创新“物质+服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模式,为近700名特困人员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照护服务。以全市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和防止返贫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为契机,推动社会救助工作多元化发展。先后成立1个镇级慈善基金、10个社区慈善基金、6个村级慈善基金,累计注入资金18万元,持续开展“慈善救急难双百行动-大病救助”专项活动,今年以来共发放救助慈善资金约38.8万元,惠及人群112人次。2024年,武城县成功入选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
二、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方面
一是扎实推进养老服务工作。顺利完成老龄工作职能划转,加快实施助老幸福食堂和居家养老“六助”关爱服务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已建成城市社区幸福食堂3处,农村幸福食堂6处,覆盖城乡老年群体3万余人,募集“久久情长”慈善助老资金100余万元,累计开展“六助”关爱服务400余场次,探访关爱服务600余场次。二是积极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将地名命名、设标重点延伸至村(居)委会驻地,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地名标志导向体系。对全县103个行政村228条道路进行命名、设标,安装路牌332个、智慧门牌180个,并及时录入地图导航系统。利用“乡村著名行动”采集小程序,上传乡村物流寄送站等兴趣点234个,以地名公共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三是持续实施“365暖留工程”。依托17处“365暖留中心”,累计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开展活动近280场次,惠及近6800人次。
三、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一是“礼安齐鲁”丧俗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新建和改扩建8处镇级公墓,目前已开工建设6处,建成后增加约6000个标准双墓穴位(格位);开展殡葬用品市场监督检查30余次,切实减轻群众治丧负担。二是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扎实有效。加强农村红白理事会队伍建设,累计开展县级红白理事会人员培训活动3场次,镇级7场次,村级100余场次。健全红白事报备机制,利用“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志愿宣讲载体,开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志愿宣讲活动近100余场次。
四、凝聚社会组织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方面
民政部门作为社会组织日常管理和执法监督的职能部门,积极引导全县社会组织在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贡献力量、发挥作用。今年以来,共有11家社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各类活动50余场,惠及16个村居,获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其中,至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3家社会组织开展“扶老助幼、下岗居民再就业培训”等服务民生类活动共计20余场。武城电子商务中心举办电商从业人员培训6次,培训600余人次,新培育网店50余家,组织电商直播人员参加“郝品龙虾节”“农民丰收节”等大型活动6次,现场销售额达5万余元,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电商直播”力量。中央空调产业协会协调企业,通过县慈善总会为鲁权屯镇后九屯村捐款30万元、满庄村捐款5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改造项目,提升了人民群众满意度。四女寺镇商会动员企业为后蔡村捐款4.6万元,用于本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记者提问
武城县是产粮大县,也是农业大县。请问,今年以来武城县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二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在农田基础设施改造、田块整治与耕地质量提升、智慧农田及绿色农田创建上下功夫,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2019年以来,武城县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13.1万亩,财政总投资1.885亿元,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户2.46万户,受益农业人口7.72万人,年节水量745.21万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367.45万公斤,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3411.91万元。截至目前,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到66.5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夯实了保产促丰收的根基,保障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三是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近年来,武城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坚持“扶大、扶优、扶强”原则,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截至目前,全县共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处;成功申报农业产业强镇4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家,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21个;成功争取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实施县和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试点项目,新建成冷库设施41个,新增库容量10万立方米。加快建设“黄河酥梨生态公园”暨冠优“数字果园”产业基地,全县推广黄河酥梨种植面积超1500亩。“小辣椒、大产业”,“武城辣椒”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十大名椒,入选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武城县辣椒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评为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形成了以1家国家级、1家省级和2家市级企业为龙头的辣椒产业集群,年加工产值超20亿,“小辣椒”真正闯出了“大市场”。
记者提问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也是我县农村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之一,请问我们生态环境局今年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会完成哪些主要监管措施?
市生态环境局武城分局党组副书记、一级主任科员 董子君回答
记者提问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正逐渐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商务局作为直播电商主管部门,请问是如何利用直播电商推动乡村振兴的?
县商务局四级主任科员 宋兆伟回答
一是成立直播电商党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以党建引领提升直播电商行业发展质效,凝聚小微散户发展共识,聚集行业发展合力,构建了“行业党委牵头抓总、镇街党委牵头配合、电商党支部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由行业党委出面积极与直播平台沟通,定期组织全县直播电商召开恳谈会、经验分享等活动,与他们面对面沟通,围绕他们在直播电商从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解决直播电商行业物资采购、员工返岗、人才招引等问题。
二是通过组织培训、比赛等系列活动,提升我县直播电商行业新就业群体职业技能。吸引更多从业人员,在办好实事、解决难事中树立威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直播电商技能培训3次,累计培训人员300余人,提高了群众从业技能,为我县直播电商发展培育了大批人才;组织重点直播电商企业参加2024年金秋双节直播季暨德州对接京津冀优质农产品大会、山东省电商直播大赛等活动,宣传推介我县优势品牌,助力直播电商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积极申报各类电商品牌荣誉。今年以来,我县山东德州品味餐车有限公司、武城县电子商务中心、老城镇电动车电商产业带分别被评定为市级直播电商企业、电商直播基地和电商产业带;老城镇后庄村获批市级电商示范村。武城县电子商务中心党支部申报山东省直播电商党委党建工作示范点事宜已通过省里复核,近期将予以公布。
四是推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通过积极对接第三方,寻求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服务,依托外贸跨境电商为依托,不断商讨运营模式与合作细节,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合作意向,最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